各位青春少年们,还有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人们!咱都知道,青少年时期本应该是活力满满、怀揣梦想往前冲的时候,可强迫症这讨厌鬼,就像个跟屁虫似的,老跟着青少年,把他们的生活搞得乌烟瘴气。那要是青少年被严重的强迫症缠上了,咱心理咨询师该咋帮忙,把这层阴霾给驱散呢?
先来说说倾听心声这事儿。倾听就像是打开青少年内心世界的万能钥匙。我之前遇到个叫小宇的少年,洗手那叫一个久,不洗个够就焦虑得不行。他总觉得手上有洗不掉的细菌,浪费了好多时间,学习和生活都被影响惨了。我没急着给他出主意,就耐心听他说洗手时心里的害怕和纠结。原来啊,他在学校被同学嘲笑手脏,从那以后,这强迫洗手的毛病就越来越严重。我这一听,不仅知道了他的症状,还明白了他心里藏着的创伤。只有让青少年觉得自己被理解、被接纳了,他们才会愿意打开心扉,后面的疏导工作才能顺顺当当。
再就是引导正视,打破思维枷锁。好多青少年被强迫症控制着,陷入了一种错误的思维模式,觉得不按强迫行为做,就会有坏事发生。咱得引导他们正视自己的强迫观念和行为。就拿小宇来说,我跟他一起分析洗手时的想法,让他知道“手不洗到一定程度就会生病”这想法根本不合理。我让他试着减少洗手的时间和次数,刚开始他焦虑得不行,觉得不洗干净就会有大麻烦。可等他慢慢克服了焦虑,发现啥事也没发生,这才开始打破思维枷锁。咱可以列举事实、对比分析,让青少年知道强迫行为根本没必要,这样他们才有勇气改变。
展开剩余57%培养兴趣也很重要,这就像给生活加了调味剂,能把青少年的注意力从强迫症上拉走。鼓励他们去参加喜欢的活动,像绘画、音乐、运动啥的。小宇喜欢绘画,我就建议他有强迫冲动的时候,拿起画笔。他一画画,就把洗手的事儿给忘了,沉浸在创作的快乐里。而且画画的时候,他还能把心里的情感表达出来,释放压力。培养兴趣爱好,不仅能让青少年暂时摆脱强迫症,还能让他们更自信、更有成就感,生活也能变得丰富多彩。
最后说说家庭支持。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可大了。家长得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和支持,可别指责批评。小宇的父母一开始不理解他,老催他别洗那么久,把小宇搞得更焦虑了。我跟他父母沟通后,他们态度变了,开始耐心陪小宇。小宇洗手时间长的时候,父母也不骂他了,就温柔提醒他慢慢减少时间。在这么温暖的家庭氛围里,小宇感受到了支持和鼓励,对克服强迫症帮助可大了。家长得多跟孩子聊天,了解他们心里咋想的,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。
咱要帮助青少年疏导严重的强迫症,就得用心倾听、用爱引导。通过搭建信任桥梁、打破思维枷锁、转移关注焦点、营造温暖港湾,让青少年慢慢摆脱强迫症的束缚,重新拥抱美好的青春!大家都行动起来,一起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加油!
主讲人:北京知名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郭利方,国家心理咨询师、家庭教育指导师;具有心理学、社会学、家庭教育等专业背景,接受过我国多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的教学、指导。自2008年大学攻读心理学以来,一直全身心地致力于心理学及心理咨询的学习与深造。不断地进行自己成长与完善,并定期地接受专业的督导,心理咨询多年,具有较丰富的咨询经验。
发布于:江苏省悦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